第(2/3)页 西北战局大致已定,凤清秋为将,大周战士一鼓作气,敌军溃败,狼狈逃窜。 这是朝廷上文官写的判词,刘尚书出这题,便是想看看这三皇子可有什么见解。 看这刘尚书眼里的异色便知,拿朝臣那一套话定是无法糊弄过去的。 言勐略微思忖了一番,缓缓开口,“虽战局已定,但胡人骁勇好战,速度极快,且快要入冬,野胡缺粮,怕是会卷土重来,再犯我大周境内。” “当今生民之患,在于知安而不危安,能逸而不能劳。患不现于今,而该现于他日。百姓何其无辜,以战止战只是手段,绝非上上之策。” 刘尚书眼睛一亮,三皇子未习过策论之术,辩驳语言尚有些生涩,但和文官们的沆瀣一气不同,这番见解,才是真正的国策之论。 怕是连皇上看好的二皇子,都不能看清这点。 “那三皇子可有何良策?” “学生见识寡陋,一点见解罢了。” “我大周虽地大物博,但胡人兵马健壮,且极擅长铸造铁器,若是能与其通商,以大周之草粮换胡人之铁器,利益共享,方是攘外之上策。” “好、好、好!”连着三个好字已是极高的赞誉。 第(2/3)页